自救应急包是应对地震、火灾、洪水等突发灾害的关键装备,其物品配置需满足基础生存、急救、防护和求救需求。下面内容是综合民族应急管理标准、地方清单及专业机构建议(如《家用防灾应急包》国标GB/T36750-2018)整理的核心物品清单及配置建议:
一、基础生存物资
1.食品与水
饮用水:每人至少3升/3天(建议瓶装水或密封袋装水)。
应急食品:压缩饼干、自热米饭、肉类罐头、巧克力等高热量耐储存食品,按3天量准备。
注意:每半年检查更换,避免过期。
2.生活保障
保温毯/睡袋:用于失温防护。
便携帐篷:临时避难使用(家庭版建议配置)。
雨衣:防雨防风。
二、急救与防护用品
1.医疗急救包
消品:碘伏棉棒、酒精湿巾、双氧水。
包扎材料:止血绷带、纱布、创可贴、医用胶带。
常用药品:解热镇痛药(布洛芬)、抗生素软膏、腹泻药、抗过敏药。
独特药品:速效救心丸、胰岛素、哮喘吸入器等(根据家庭成员需求)。
2.防护装备
呼吸面罩(防烟面罩):火灾逃生必备,需有3C认证。
N95口罩、医用手套:防粉尘、病毒。
安全帽、防滑手套:防坠落物和尖锐物。
三、应急工具与求救设备
1.逃生工具
多功能手电筒:带手摇发电、收音、警报功能(优先选择)。
逃生绳:高层住户必备(承重需≥200kg)。
灭火器/灭火毯:扑灭初起火灾。
救生哨:高频无核设计,声音穿透力强。
2.求救与联络
收音机:接收应急广播。
充电宝:太阳能或手摇充电款。
反光衣/荧光棒:夜间救援信号标识。
四、独特人群与场景强化
婴儿/老人:奶粉、纸尿裤、老年营养食品。
洪涝高发区:救生衣、漂浮绳。
车辆应急:破窗器、逃生锤、车载应急包。
五、重要文件与存放管理
防水文件袋:身份证、保单、病历、现金、应急卡(含血型、紧急联系人)。
存放位置:
床头、玄关、车内(30秒内可取)。
分层存放:急救工具在上层,食品靠后。
定期维护:
每半年检查食品、药品有效期和电池电量。
消毒用品单独存放,远离儿童。
配置规则与建议
1.按需选择:基础版满足72小时生存,升级版增加独特装备(如安全帽、净水片)。
2.认证标准:防烟面罩需有3C标志,手电筒选防水防爆款。
3.家庭演练:每年至少2次逃生演练,熟悉物资位置和路线。
>以上清单整合自民族应急管理部基础清单、地方标准(如广东、厦门)及专业厂商建议,可根据居住环境(高层/洪水区)、家庭成员健壮状况灵活调整。
>完整清单可参考:[《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》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