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《村居》古诗原文及翻译:春风里的童年诗意

高鼎《村居》原文及白话译文 说到描写春日田园的古诗,清代诗人高鼎的《村居》完全是最治愈的一首。这首诗原文只有短…

高鼎《村居》原文及白话译文

说到描写春日田园的古诗,清代诗人高鼎的《村居》完全是最治愈的一首。这首诗原文只有短短28个字:

《村居》 清·高鼎

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

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

用我们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:二月里青草生长黄莺飞舞,杨柳轻拂堤岸沉醉在春天的雾气中。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,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。是不是读着读着眼前就浮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?

诗中描绘的春日田园美景

这首诗的前两句”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简直把春天的气息写活了!诗人用”草长”展现大地复苏的景象,”莺飞”则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鸟儿的欢唱。”拂堤杨柳”四个字勾勒出柔美婀娜的柳枝,”醉春烟”更是神来之笔——连杨柳都被春天的气息陶醉了呢!

你有没有发现,这两句诗就像一幅会动的画?横向是蔓延的青草,纵向是飞舞的黄莺,斜向是轻拂的柳枝,再加上朦胧的春雾,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春日图景。”醉”字用得尤其巧妙,把无生活的天然景物都写活了。

儿童放风筝的生动场景

如果说前两句是静态的春日画卷,后两句”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则突然动感起来!诗人捕捉到了孩子们放学后迫不及待放风筝的欢乐场景。

这里的”忙趁”二字特别传神,写出了孩子们抓住春风的急切心情。想想现在的孩子放学后大多被作业和补习班填满,古诗中这种简单纯粹的高兴多么珍贵啊!纸鸢(风筝)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自在和希望,孩子们在春风中奔跑的身影,不就是最美好的童年写照吗?

《村居》古诗背后的文化意蕴

高鼎生活在清末动荡的年代,但他笔下的《村居》却创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灵魂家园。诗中描绘的场景其实藏着三重意境:放学后的自在时光是一重结界,被春雾柔化的田园是一重结界,专注玩耍的童心又是一重结界。

这首诗之因此能打动现代人,正是由于它触动了我们内心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在快节奏的今天,谁不羡慕诗中”归来早”的闲适?谁不向往”放纸鸢”的自在?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,道出了最深刻的生活哲理——快乐往往藏在最简单的时刻里。

下次当你感到疲惫时,不妨读读这首《村居》古诗原文及翻译,让三百年前的春风拂去你的烦恼。毕竟人生最珍贵的,不正是能为一只”纸鸢”驻足的闲情吗?

版权声明

您可能感兴趣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