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候,大众对于时刻的划分与现代有所不同,古时候究竟什么时刻才算晚上呢???
我国古代,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子时(23:00-01:00)是夜晚的开始,此时阳气衰,阴气盛,万物进入休息情形,而丑时(01:00-03:00)是夜晚的++,此时阴气最盛,万物皆沉睡,从子时开始,大众通常认为进入了晚上。
下来是寅时(03:00-05:00),此时阳气逐渐上升,阴气减弱,万物开始苏醒,卯时(05:00-07:00)是早晨,太阳初升,大众开始忙碌一天,从辰时(07:00-09:00)到未时(13:00-15:00),是白天的时刻,大众进行各种活动,接着是申时(15:00-17:00)、酉时(17:00-19:00)、戌时(19:00-21:00),这三个时辰仍属于白天。
到晚上,亥时(21:00-23:00)是夜晚的尾声,此时阳气逐渐下降,阴气上升,而子时(23:00-01:00)则是夜晚的开始,如此循环,古时候的晚上通常指的是子时到丑时这段时刻。
着时刻的推移,大众对于晚上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,在古代,由于没有现代的照明设备,晚上活动相对较少,而随着社会的进步,晚上也逐渐成为了大众休闲娱乐、社交活动的时刻,但无论怎样,古时候的晚上始终与子时和丑时紧密相连。????
时候的晚上指的是子时到丑时这段时刻,在这个时刻段内,大众通常处于休息情形,享受宁静的夜晚,而随着时刻的推移,晚上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,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??
